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6章 驯化野马

青阳府地处山西道偏南,骊县又处青阳府西南一隅,从上京到骊县,花掉足足三日半的时间。

马车外是潺潺雨声,浓浓雾色,天地重合,阴阳相开,已分不清行走在外的是悲伤欲绝的生者还是留恋徘徊的亡魂。

空蒙黛嶂下,玉带乌水绕城而过,田地间稻麦青盛,官道旁站着避让飞溅泥浆的百姓,麻木望着驶过的马车,瞧着面色忧苦。

徐家一行人方至老宅,正歇着,便听留守的老仆便匆匆来报,说骊县县令递来拜帖,有要事求见。

徐庸虽年年回去,却很低调,青阳府的一众官员纵是想见他,也不会选在清明上门叨扰。

这位求见的县令名唤孟丙扬,是今年才接任的,老县令已于去年底致仕,徐庸对他有点儿印象。

天佑二年的举人,出身寒微,补职县令,在任期间兢兢业业,清正廉明,政绩不错。

此时孟丙扬正穿着件浆洗得发白的蓝袍,忐忑不安地端坐在厅中,连口茶也不敢饮,一见徐庸,慌忙起身见礼,“下官孟丙扬,见过徐大人。”

徐庸道,“无需多礼,你来见我,是有何要紧事?”

他猜测着,不外乎是骊县有什么困难之处,或是有什么无法做主的不白冤屈。

然而这些都不是孟丙扬求见他的原因。

孟丙扬来此,只因他一上任,盘点县中人口土地时,意外发现往年县中粮食产量存在虚报,按照鱼鳞册中的土地数量来算,亩产惊人,他又悄悄去架阁库中翻了翻文兴年间所编的鱼鳞册,两相对比,新编的鱼鳞册中,土地数量竟还减少。

他心下大骇,却也明白不宜声张,在县衙中仍旧装得若无其事。

只是夜里总思来想去难以入眠,于是打算将此事禀明青阳知府,可又担心自个儿初来乍到,人微言轻,上峰不予理会。

因此在得知徐庸年年回乡扫墓后,便生出拜访他的念头。

“徐大人,两者数量悬殊,差了近八百亩。”孟丙扬年纪轻于徐庸,生着副老实文相,瞧着神色愁苦,比着八字的手微微发抖,语气隐含怒意,“再过几月又至秋收纳税之际,这不知所踪的八百亩折算下来,就是近两百五十石,若县县如此,岂非危害国库。”

“下官尚且还不知其余三县如何,但咱们骊县,百姓可耕用之地,人均还不足三亩,仅靠这点儿地,交完税后能剩几粒粮食,恐怕真要靠捕鱼挖野菜才能勉强过活了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